2017年11月7日,阳光明媚,我校老师王玉萍、肖鹏、李平一行三人,前往山东青岛参加由中国教科院主办的“STEAM教育与学校课程建设” 学术论坛活动。
我校在第四轮主动发展规划的引领下,以“青果文化”为核心,构建了“青果VIP课程”图谱,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深度改革,从而促进学校课程建设,最终实现学校健康、和谐、可持续发展。
在做亮我们的量身定制课程的框架里,我们尝试开设了基于3D打印创客课程的STEM之旅:打造了以3D打印创客空间,设立了3D打印绘画、3D打印建模、3D打印创客社团三个层次的活动。同时也开设了青果机器人俱乐部、物理创新实验室、数学实验室等STEM课程,给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、拓展了一片新的天地。但是,梳理我们的STEM课程,我们也深深发现:其课程的设置与开设还没有形成序列化,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没有成熟的机制。为此,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引领。抱着这样的初衷,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——青岛,参加了为期2天的“STEAM教育与学校课程建设” 学术论坛活动。
本次论坛活动形式多样,既有大咖级的主题报告,也有智慧分享的论坛活动,还有现场观摩研讨,更有与专家们的热点对话。
一、聆听大咖
青岛二中,一所公认为青岛最好的学校,有着前瞻的改革理念、开放的育人理念、创新的课程理念。11月8日上午和9日上午,二中大礼堂里座无虚席,来自天南地北的教育同行齐聚在此,有幸聆听STEAM教育研究领域里的中外大咖们的精彩报告。
中国教科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研究员解读了《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》、加拿大安大略省国际学校领导力学院首席执行官乔安娜﹒罗宾逊博士详细阐述了在STEAM教育背景下的《卓越时代的卓越领导力》、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亚当﹒马尔济斯博士的《创客教育的潜力》和约书亚﹒丹尼斯博士的《儿童参与创客活动的交互分析》给我们阐释了创客教育的价值和发展。大咖们的高屋建瓴,让我们领略到了STEAM教育的美好未来!
二、分享智慧
8日下午则开展了关于课程建设与发展的系列分论坛活动,有《校长课程领导力与学校特色发展》、《STEAM课程开发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》、《校本课程研发与卓越教师成长》等几个场地,我们一行三人分头行动,尽可能多方位、多角度地看和学。青岛中学校长秦建云打通十二年的学科课程改革、青岛实验初中校长李素香的完美教育理念与实践、青岛二十四中校长刘晓云的梦想课程介绍、青岛经济职业学校校长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分享……校长们基于教育理想的种种改革与实践,给予我们的是一种钟情教育的情怀、一种锐意创新的精神、一种励志前行的信念。这可能也是我们推行STEM教育的必要前提!
三、观摩现场
此后,我们就青岛二中进行的各个学科的STEAM教育进行了现场观摩活动。我们首先聆听了该校两位年轻教师的专门介绍——《基于STEM视域下的机器人创新教育》,给我们打开了广阔的视野。其次是学生现场展演了参加“国际青年物理家比赛”的场景,让我们看到的是该校学生极高的创新素养、科学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。最后我们进入到不同的楼层,观摩了不同学科的STEAM课程,《数学建模》、《世界之窗》、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》、《单片机与物联网》……而执教的教师,既有本校优质师资,亦有通过购买课程服务项目引进的外来优质师资。精彩纷呈的STEAM课程让每一个学生有不同的舞台挖掘自己的潜力。
四、对话专家
9日下午,大礼堂里依然是座无虚席。在中国海洋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、教育学博士孙艳霞的主持下,展开了一场高端对话,主题是《STEAM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》。与会代表与外国专家、本地大咖们就STEAM教育涉及的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、艺术等领域从理念到行动进行着面对面的碰撞,给予我们学习者更广阔的实施STEAM教育的路径与可能,也深刻感受到未来教育对老师们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,使命感和紧张感并存,机遇与挑战同行。
短短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,受益匪浅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内心,其实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改革与创新的勇气,更需要的是付诸现实的行动与脚步!
(图文:王玉萍)